三代台胞談大陸耕耘:“創夢、築夢、圓夢”
中新網南京11月5日电 题:三代台胞談大陸耕耘:“創夢、築夢、圓夢”
作者 杨颜慈 王捷先
5日清晨,南京台灣青年创业学院内陆续亮起灯光,咖啡与花茶飘香四溢。“90后”台灣青年林祺勋走进敞亮的工作间,开启“创梦”的一天。
“來大陸之前,沒想過會自己做公司。在南京不僅實現了‘創業夢’,還認識了江蘇的男朋友。”來到大陸的第二年,林祺勳創立了松果(南京)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
和她一样,西进“创梦”正成为当代台青的“时髦之选”。仅以南京台灣青年创业学院为例,学院自成立一年多来已吸引超百名台青就业、300余名台灣大学生来此实习。
当天,让台青们期待已久的一场在陆三代台胞的“大聚会”在此举办。作为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的议程之一,两岸青年创业分享交流專題论坛在南京台灣青年创业学院召开,逾百位创业台青、两岸知名企业家齐聚。
會場內外,三代台胞的故事串起一代代“台青”在大陸創夢、築夢、圓夢之旅:“90後”台青大膽“試水”小巧思、“80後”台胞爭做“擺渡人”、老一輩台商積極謀轉型。
在前同事林祺勋的影响下,“90后”台灣青年林孟达选择来到南京“修炼内功”,在就业的同时为创业“探路”。
“我是做文创产业的,以前更多地是做文旅品牌及景区的策划和顾问。‘26条措施’出台后,台胞可以去做景区和文旅相关的运营。我们对于进入新领域非常期待。”台灣青年林孟达说。
相比對于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90後”,不少在大陸打拼多年的“中生代”台青則忙于“搭台築夢”。
经上海麦可将文创园总经理连泰瑞牵线,每年都有四五十个台灣青年到大陆实习或工作。在他看来,台青“登陆”正成为潮流。
“幾年前,來大陸創業就業的台青還在‘探路’,而近些年隨著大陸配套政策的不斷完善,各地的扶持條件不斷加碼,來大陸已經是很普遍、很熱門的活動。”具有多年運營孵化經驗的連泰瑞認爲,台青“登陸”只是第一步,對于更多台青來說,修煉好內功才是更重要的。
如连泰瑞一样,在陆创业十余个年头的17创产业加速器董事长林子凯如今也成为了台灣青年“登陆”的“摆渡人”。
“大陸是非常適合台青落腳的地方,可以實現從0到1的創新蝶變,還能讓1到100從夢想變爲現實。”林子凱認爲。
論壇上,還有不少老一輩台商現身說法,用自己的“圓夢”經驗爲青年人指點迷津,指引方向,堅定信心。
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中小企業合作及青年創業推進小組副召集人吳昆民認爲,縱觀世界上創新企業蓬勃發展的地區,可以歸納出五個“後天因素”:政府政策、新創企業扶持措施、産學合作、主題式的産業推動計劃和孵化器。
在他看來,這5個“後天因素”正在大陸不斷積聚,台青不應錯失“圓夢”良機。(完)
台灣新闻精选:
- 2019年12月11日 16:37:54
- 2019年12月11日 15:30:40
- 2019年12月11日 10:13:44
- 2019年12月11日 09:44:37
- 2019年12月10日 16:50:06
- 2019年12月10日 15:49:42
- 2019年12月10日 13:13:35
- 2019年12月10日 10:24:50
- 2019年12月10日 10:06:26
- 2019年12月10日 09:51:39